中工娛樂

打造“上海工人” 打響“上海制造”

——上海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五周年紀實

來源:中工網
2022-05-21 08:29

  每一個“上海制造”背后,濃縮的是時代的烙印,也是產業工人的心血結晶。新時代,先進制造業是上海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也是打響“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途徑。

  經由產業工人的高超技藝,原材料進化為一件件精細的產品,這也是中國從制造大國一步步邁向制造強國的過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五年間,日漸完善的技能體系,正成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發展、擦亮“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根基。

貢俊祺 攝

  加強頂層設計

  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步步推進

  2017年上半年,一份經過深入調研、受到廣泛關注、歷時數月、凝結了億萬產業工人心愿的重磅文件——《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一場事關中國經濟發展、事關制造強國戰略實施、事關產業工人素質提高的重大改革帷幕就此拉開。

  2018年,上海市委市政府發布《關于推進新時期上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涵蓋提升產業工人政治地位、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完善產業工人評價培養和使用機制、優化資金保障機制、加強公共服務等方面。2021年,《深化新時代上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重點行動方案(2021-2025)》公布了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七項重點任務。五年來,在全市各級工會及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下,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正昂首走來。

  數據顯示,在多方面不斷努力下,上海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重已從2010年的25%左右提升至2020年底的35%。

  2021年以來,上海按照全總《2021年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要點》《關于開展第二批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以提升產業工人技能素質為改革核心任務,全力落實產業工人隊伍技能形成體系建設試點項目,加強頂層設計、注重典型引領、推動政策落實,基本形成了由“技能培訓、學歷教育、競賽晉級、等級認定、激勵表彰”等重要環節構成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推動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更好契合產業發展需要。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給予產業工人隊伍更多舞臺

  由上海市發布的《深化新時代上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重點行動方案(2021-2025年)》中提到,通過推動勞模工匠精神進校園等,擴大勞模工匠的影響力。為響應這一號召,在此前成立上海工匠學院、勞模學院等模式的基礎上,今年2月26日,市總工會勞模實驗班、上海電氣勞模工匠研修班、上飛公司勞模進修班在上海勞模學院同時開班,150余名勞模先進骨干進入高升專、專升本和碩士能力班學習。

  時間向前撥動一年。2021年2月初,由市總工會聯合市教委等7個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深化上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進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及了勞模工匠進校園,思政教師進企業等九項措施,并推動東華大學、上海大學等首批14所院校與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23家企業簽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全面對接。根據《指導意見》,形成了電氣模式、江南模式、臨港模式的三種模式,打通校園與企業之間的壁壘。

  以臨港模式為例,臨港集團會同上海海事大學、上海電力大學、電機學院等建立產業大學,與新片區內重點企業合作,建立“在校大學生聯合培養——在崗技術員繼續教育——社會求職者崗前培訓”的新型產教融合教育體系,實行企業為主體、院校為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相聯系、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模式,打造產業創新源頭“最前1公里”與產業化“最后1公里”的對接平臺。

  在此基礎上,上海以籌辦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為契機,市人社局、市教委、市總工會等7部門制定出臺《關于推進本市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技能競賽的引領帶動作用,構建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國家級技能大賽為龍頭、市級技能大賽為主體、區域性技能競賽為基礎、基層崗位練兵和技能比武活動廣泛開展的技能競賽體系,形成了“培訓、練兵、比武、晉級、激勵”五位一體的職工技能發展體系,搭建更多讓優秀產業工人脫穎而出的平臺和舞臺。

貢俊祺 攝

  健全技能體系

  為技能提升做好“配套服務”

  在中國電信上海公司,通過建立與崗位晉升掛鉤的基礎崗位資格認證、更新崗位資格認證的“雙認證”體系,完善了員工職業技能認證體系,探索開發適用于企業內部的相關轉型專業認證項目。同時,在傳統業務領域,向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申請職業等級認定項目,逐步彌補原有傳統領域專業認證體系的空缺,激勵職工成長成才。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的經驗說明,技能提升并非一個單項獨立的工作,更是一個全方位的工作體系,其包括技能的提升、技能評價機制等多項工作。當前,由市總工會牽頭,市人社局、市教委共同負責,起草了《構建和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試點項目工作方案》,并確立試點。

  在技能人才的技能評價方面,在2018年試點的基礎上,上海正全面推行企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圍繞新職業領域和緊缺急需領域,探索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根據上海市人社局出臺的文件,支持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龍頭企業、市級行業協會采取直接認定方式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評價機構可根據相應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打破年齡、學歷、資歷、身份的限制,結合企業崗位要求和職業(工種)特性,設置直接認定的申報條件。同時,推出社會化職業技能評價政策,面向社會開展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為各領域產業工人提供更多技能等級評價機會。目前,上海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共166家,其中企業129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37家,可開展評價項目近7000個,覆蓋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社會緊缺急需領域。

  產業工人的高技能,帶來的是高產出,也理應有更高的平臺,獲取更高的回報。在上海電氣集團,針對“工人職業技能評價與薪酬待遇相脫節的突出問題”,提出了開展工人崗位職級評定這一關鍵性改革舉措,將“收入增加向貢獻突出的高技能工人傾斜”條款寫入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嘉定區印發實施意見,將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納入全區人才計劃范疇,并把工匠群體作為嘉定精英人才卡享用對象;閔行區制定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完善產業工人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等政策;松江區推出“1+10”人才體系,把緊缺工種高級工以上人員納入人才扶持范圍,并按其獲得的人才積分分值實行梯度式人才政策激勵和公共服務待遇;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等區域,獲得“臨港工匠”稱號的優秀產業工人,實施縮短“居轉戶”年限、直接落戶等激勵政策,首批“臨港工匠”已獲得上海戶籍。

  當前,市總工會把產業工人晉升技師、高級技師和師徒帶教的獎勵計劃列入年度工會實事項目,對全市職業技能等級晉升到技師、高級技師的職工及其帶教的師傅,由工會給予現金獎勵。市人社局把優秀技能人才納入本市梯度化人口政策體系,對高技能人才及重點機構技師等技能類人才專門制定落戶通道,并發布《緊缺急需高技能人才職業目錄(2021版)》,加大高技能人才引進力度……一項項更直接、實在的激勵,為產業工人技能提升做好“配套服務”。

 ?。〒趧訄笙?勞動報首席記者 張銳杰)

責任編輯:劉英杰

媒體矩陣


  • 中工網客戶端

  • 中工網微信號

  • 中工網微博號

  • 中工網抖音號

中工網客戶端

億萬職工的網上家園

馬上體驗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onlinerecoverysuppo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_Chinese 国产在线观看_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在线电影_国产在线成人手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