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娛樂

現代技術與古籍相遇帶來“蝶變”

數字化保護讓古籍煥發全新生命力

來源:遼寧日報
2022-07-14 10:03

  原標題:現代技術與古籍相遇帶來“蝶變”(引題)

  數字化保護讓古籍煥發全新生命力(主題)

姜 普 遼寧日報記者 楊 競 文并攝

核心提示

古籍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資源。今年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正式實施的第15個年頭,如何保護古籍、如何利用古籍、如何讓古籍展現在大眾視野等問題一直是業內不斷探討的話題。古籍集文物價值和學術價值于一身,保護古籍就需要減少對古籍的使用,如果古籍沉睡在庫房,就無法發揮其真正的價值。古籍數字化保護,讓這個難題迎刃而解。我省是古籍大省,不僅古籍藏量居全國前列,而且古籍質量、古籍數字化建設也走在全國前列。以省圖書館為例,目前已有2512部古籍和重要歷史文獻進行了全文影像數字化。古籍數字化,使過去藏于庫房里、少人得見的古籍走近大眾,并讓古籍上的文字“活”起來,獲得新的生命力,發揮更大的價值。

  遼寧省圖書館館藏的重點古籍《抱樸子內篇》《畫繼》、滿文《三國演義》(從左至右)。

遼寧省圖書館古籍文獻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掃描古籍。

通過數字化形式 讓那些深藏館閣不便借閱的古籍重新復活

古籍記載著中華民族過往的輝煌,是文明的載體,是不能割裂的民族記憶。曾經卷帙浩繁的古籍和珍貴文獻經歷戰火洗劫、歲月侵蝕,能遺存下來的少之又少。那些僥幸保存下來的,也面臨著蟲蛀、老化、絮化的困境。

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拉開帷幕,首次對全國古籍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普查,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對古籍的分級管理、保護修復、整理出版、研究利用等。而新近出臺的《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提出的“推進古籍數字化”“積極開展古籍文本結構化、知識體系化、利用智能化的研究和實踐”等要求,讓古籍以新的形式延續生命、煥發光彩,可以使更多人感受到古籍的魅力。

古籍保護首先要完成古籍的普查登記,去年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座談會上,一組數據十分亮眼:全國漢文古籍普查完成270余萬部,漢文古籍普查基本完成,全國古籍資源分布和保存情況基本摸清。截至2021年,遼寧省圖書館、遼寧大學圖書館、沈陽市圖書館和全省26家古籍收藏單位的普查數據登記目錄,先后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通過普查,基本摸清了我省的古籍藏量,發現了一批有很高文獻價值的珍貴古籍。如省圖館藏的宋臺州公使庫刻本《揚子法言》被列為古籍普查中的新發現,在未整理古籍中發現的宋版藏經殘卷《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遼寧省是古籍大省,古籍藏量和質量居全國前列,在國家已公布的6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我省共有553部古籍精品入選,2021年《遼寧省二十六家收藏單位古籍普查登記目錄》正式出版,標志著我省摸清了古籍家底。

古籍的保存模式大部分與文物保存的技術相類似,建立一個恒溫且密閉的環境,最大限度避免環境與時間對這些珍貴古籍的侵蝕,但這種保存模式不便于研究古籍。一方面為了盡量避免已經脆弱乃至殘破的古籍出現進一步損壞,必須盡量少地觸碰古籍,一方面要研究古籍必然對它們進行頻繁的閱覽,于是保存實物古籍與研究古籍成了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古籍數字化解決了這個難題。

古籍數字化是指利用現代技術對古籍文獻進行信息轉化處理,使其以電子數據形式呈現,通過光盤、網絡等介質保存和傳播。借助現代科技手段,讓古籍的文化價值充分釋放,通過數字化形式,讓那些深藏在書齋、寫滿歷史滄桑的古籍重新復活。

古籍數字化帶來古籍再發現的可能 為跨地域研究者提供便利與幫助

古籍的保護可分為原生性保護與再生性保護。原生性保護指的是古籍的修復與妥善保管,再生性保護指的是將其數字化或影印出版,這樣既減少了對古籍本身的再次損害,又方便了大家的閱讀。

遼寧省圖書館的古籍和歷史文獻藏量相當可觀。古籍文獻包括善本6200余部。文獻質量高,版本特色極為鮮明,有相當部分是存世孤本、稀見本,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遼寧省圖書館館長杜希林說,省圖自2012年開始進行數字資源保存庫建設,非常重視古籍再生性保護和數字化建設,開展了“館藏孤本善本數字資源庫”建設項目,以每年10萬拍的速度推進?,F在已有2512部古籍和重要歷史文獻實現了全文影像在館內的全文閱覽。在中國古籍保護網上,發布了101部閔凌刻套印本的數字資源。通過古籍數字化項目,也帶動了古籍整理開發、展覽展示等一系列工作,為傳承傳統文化提供了多元化的手段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每一部古籍善本,都有一段精彩歷史,無不映射著多姿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不管是遼寧省圖書館的“鎮館之寶”《聊齋志異》,還是沈陽市圖書館的《杜工部詩通》,當它們經過現代化信息技術處理后重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時,那些曾經書寫在薄薄宣紙之上的方塊字,都再一次重獲了新生。

沈陽市圖書館典藏部主任馬麗說,沈陽市圖書館現存古籍豐富,其中善本書133部3038冊。館藏古籍中最早刻本為明隆慶六年的《杜工部詩通》,已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另有53部入選《遼寧省珍貴古籍名錄》。古籍文獻中吳廷燮寫本《明實錄》是國內尚存的唯一一部較完整的寫本明代史料長編,為沈陽市圖書館的鎮館之寶。沈陽市圖書館自2019年開始對古籍進行數字化保護,目前已完成1000余冊25萬余頁的古籍數字化。

沈陽故宮對古籍也進行了部分的數字化保護工作,如《家禮集說》等。

遼寧省圖書館古籍文獻中心主任劉冰說,古籍保護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將其束之高閣,而是挖掘古籍、文獻信息資源,服務社會。古籍數字化能更好地利用古籍,使古籍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思想和行為。

古籍數字化主要包括兩項,一項是目錄發布,一項是全文發布。古籍數字化帶來了古籍重新發現的可能,對研究者會有非常大的幫助。這也是一個知識擴大的過程,研究者可以通過不同地方館藏古籍的對比閱讀來做深入研究。過去很多不可能看到的小館藏都可以看到。數字目錄發布,甚至全文發布以后,不論做什么研究,都有可能發現很重要的研究素材。

據遼寧省圖書館古籍文獻中心工作人員趙長波介紹,幾年來,遼寧古籍數字圖書館先后為幾百位讀者、研究者在論文使用、古籍深入研究方面提供了方便。有一位讀者撰寫的《以遼寧省圖書館藏〈二金蜨堂印存〉為視角——探討沈樹鏞父子促成與輯趙之謙印譜的價值》一文入選了“2021書學之路——第四屆中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論文”名單,特意給遼寧省圖書館古籍文獻中心發來感謝信函。還有一位研究黑龍江地方志的研究者,借鑒了《邊防采輯報告書》和《黑龍江璦琿縣志書綱目》等,為他出版《黑龍江歷代方志集成》提供了素材,這都是古籍數字化給跨地域研究者提供的便利與幫助。

不僅可擁有龐大的古籍存儲 而且構筑了融合的新平臺

現代技術與古籍相遇,數字化能給古籍保護與利用帶來怎樣的“蝶變”?

古籍數字化是以保護和利用古籍為目的,通過掃描、拍照等技術手段,將古籍的文本信息轉化為計算機識別的數字符號,進而揭示古籍文獻中包含的信息資源的系統工作。

記者在遼寧省圖書館采訪時,看到趙長波正在掃描滿文版《三國演義》。趙長波說,這部滿文版《三國演義》數字化保護完成后,已掃描和拍照古籍近100萬筒子葉書影,我們館藏的珍稀古籍都已經進行了數字化保護。其中包括《抱樸子內篇》《揚子法言》《畫繼》等宋元刻本100余部,《明珠記》《琵琶記》等閔凌刻本200多部,1936年至1944年間《東北大學畢業論文》526篇,共完成了2500余部古籍的數字化工作。

古籍給普通人的印象往往是晦澀難懂,所以只有很少的專業人士能借閱,普通民眾很少能一睹古籍真容。如今,古籍數字化后,一般讀者無須注冊登錄即可直接在網上閱覽,可謂真正實現了古籍“零門檻”閱讀。

2021年11月30日,國家圖書館發布公告,已通過“中華古籍資源庫”累計發布各類古籍資源總量達10萬部(件),包括館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敦煌文獻、碑帖拓片、西夏文獻、趙城金藏、地方志、家譜、年畫、老照片等。讀者免登錄即可訪問閱覽古籍資源。

有資料顯示,古籍數字化后,檢索與閱覽的效用呈指數級增加。借助網絡、數字存儲和便捷的檢索模式,古籍保護進入了將保護的文化更大范圍傳播出去的階段。古籍數字化對古籍閱覽、古籍保護、古籍整理工作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劉冰說,過去一個人查閱古籍,一次最多可以借3本,且只能在館內閱讀;現在不僅可以借3本,而且還能在遼寧省圖書館古籍閱覽室網上古籍數字圖書館瀏覽2000余部古籍和珍貴文獻全文影像。

讓古籍“活”起來,這既是對文明根脈的溯源,又是對時代發展的推動。

古籍數字化不僅僅是可以擁有龐大的古籍存儲,還為技術與人文的融合構筑了新平臺。數字化改變了古代人文資料的查詢檢索方式,從電子文獻到結構化數據庫、從點狀檢索到網狀關聯、從逐條拷貝到分類打包,傳統的靜態文本轉化為可隨意組合的動態文本。

數字化帶給古籍研究的變化之一是效率的提升。數字技術的運用解決了古代研究資料離散、時空分離的難題。

杜希林說,目前對館藏的古籍進行數字化保護只是第一步,后期陸續會將更多古籍及地方特色文獻進行數字化保護,以達到書為人用的目的。

趙長波說,古籍數字化也遇到一些困難。比如缺少懂少數民族語言的專業人才,比如掃描設備、讀者瀏覽設備需要更新等。對于未來,建議古籍數字化工作更多地跟學界合作,了解研究者需求,根據研究工作重點,安排古籍數字化、發布順序,對研究工作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盧云

媒體矩陣


  • 中工網客戶端

  • 中工網微信號

  • 中工網微博號

  • 中工網抖音號

中工網客戶端

億萬職工的網上家園

馬上體驗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onlinerecoverysuppo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_Chinese 国产在线观看_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在线电影_国产在线成人手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