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熱搜第一!中國隊6人全滿分獲國際奧數冠軍,成長經歷公布→
7月16日,“中國隊6人全滿分獲國際奧數冠軍”沖上熱搜第一。
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消息,7月15日,第63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中國隊6名選手均以滿分成績勇奪金牌,成為本屆比賽中唯一獲得全金的代表隊,并以領先第二名44分的絕對優勢獲團體總分第一名,贏得中國參賽史上最佳成績。中國隊也成為該項賽事有史以來第二支以全部滿分摘金的參賽隊伍。
中國隊成員包括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廖昱博、上海中學張貽然和江城、華中師大一附中張志成、長沙雅禮中學劉家瑜、重慶巴蜀中學瞿霄宇,領隊是北京大學肖梁教授。
本屆比賽連續兩天考試,每天參賽選手要在四個半小時的比賽時間內解答三道大題,比賽對參賽選手的智力、體力和意志力的挑戰極高。
此次比賽共有104個國家(或地區)的589名學生參賽。上一次全隊6名成員滿分的成績出現在1994年,美國奧數隊首次創下了IMO歷史上全隊6人滿分的出色成績。
國際數學奧賽始于1959年,旨在激發青少年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從1985年起,中國科協每年組織中國優秀中學生參賽,共累計選派218人參加競賽,獲得金牌174枚、銀牌36枚和銅牌6枚,23次取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成長經歷公布
有人曾落選國家集訓隊
全員奪金后,中國隊6人的成長經歷也引發關注。
江城和張貽然:都曾落選國家集訓隊
江城今年高二,張貽然今年高三。兩人的指導老師王廣廷介紹,兩位同學性格不一樣,一個性格外向些,一個內斂穩重些,但他們對于理想的執著和為了目標全力以赴的精神是一樣的。
江城(左)、張貽然(右)和指導老師(來源:上海中學)
兩人的金牌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張貽然在高一和高二時兩度與國家集訓隊擦肩而過,江城在高一時也落選了國家集訓隊,不過兩人并沒有因此放棄,疫情期間其他同學居家學習,他倆留在學校,每天和數學題“戰斗”,有時一道題要花費很長時間,但他們樂此不疲。
做題累了,他們也會打籃球和羽毛球放松。數學班就是刷題?王廣廷表示,并非如此,這些學生興趣廣泛,通常是全校最活躍的班級。
張志成:酷愛數學也熱愛體育
來自華中師大一附中的高二學子張志成,此前以全國第一名成績選拔進入國家隊。
張志成表示,自己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和高年級的表哥一起上數學補習班,就覺得數學特別有意思。三年級時,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就開始接觸奧數,“感謝父母從小對我的寬容和理解,讓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安排學習。”
主教練陳開懋表示,張志成對數學非常熱愛,敢于鉆研,同時非常勤奮刻苦。除了對數學的酷愛之外,張志成還很熱愛體育運動,每周的體育課,都會和同學們一起在足球場上踢足球;每個周六的下午,只要有空會堅持到洪山體育中心去打九十分鐘的網球。
劉家瑜:此前已保送清華
劉家瑜來自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二年級,根據“新湖南”公布的簡歷,此前他已保送清華。
2017年,劉家瑜就讀于長沙市中雅培粹學校。
2018年,參加北大數學金秋營表現突出,成為北大金秋營簽約的唯一一名初中生。據粗略統計,2018年參加北大數學金秋營共有339人,最終僅簽約96人,簽約率僅28%。
2019年,在清華大學數學“飛測”中成績優異獲一等獎,取得高考最優招生錄取資格,成為湖南省初中生中同時獲得清華北大最優招生錄取政策資格的第一人。
2020年,所寫論文《貝蒂—瑞利定理與一道數列問題的探究與思考》在數學新星網上刊發。
2020年,中考成績6A,同時數學科目獲得長沙中考千分之一。
2020年,在第36屆中國數學冬令營(CMO)中獲銀牌。
2021年,在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暨第37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中以全國第14名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清華。
2022年,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第一期,經過8天4場考試的激烈角逐,順利進入第二階段。
2022年,入選國家隊,出征第63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賽場,與其他五名中國國家隊隊友分別斬獲滿分,以252分的成績獲團體總分第一名,獲國際金牌。(來源:新湖南)
來源:央廣網綜合中國青年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新湖南、極目新聞、澎湃新聞、上海中學等。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onlinerecoverysuppo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