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筑夢啟航三下鄉,大學生青春匯力振興鄉村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國
潤物“有”聲,重慶大學生實踐團成員通過開展普通話推廣、社區兒童暑期課堂等活動,助力鄉村振興。近日,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三下鄉”實踐團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開展“溯源烏江文化,追尋苗鄉記憶”主題活動,以促進民族文化交流,助力鄉村振興。
本次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充分發揮水利專業優勢,在烏江沿岸進行水資源質量調查與節水護水宣傳。一方面,成員廣泛開展水資源取樣,通過數據統計,分析目前的水治理情況。另一方面,成員在阿依河等流域給當地居民宣傳相關政策、普及防溺水常識。據專職輔導員兼學生黨支部書記方雅琴15日介紹,該活動是重慶市志愿服務金獎項目“畫夢長江-節水護水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水利工程與水環境黨支部優秀教師胡萍還深入社區進行節水優先、防災減災、飲水安全等知識普及。此外,實踐團成員開展特色扎染教學,給居民宣傳制作“水工藝品”的同時,傳播“上善若水,學競江河”的校園理念。
以水為線索,“三下鄉”實踐團詳細了解烏江流域所形成的獨特苗族文化,宣傳民族團結、推進文化交流。聚水成河、城以水興。實踐團走進蚩尤九黎城,通過當地特色苗族建筑,了解淳樸苗族文化,以此深探苗族祖先蚩尤背后的故事。同時,成員們還在苗寨中大力宣講民族團結與政府的各種優惠政策。最后,學院籌備了一臺精彩的民族文化匯演。匯演既展現了苗族的音樂、舞蹈和特色民族文化,又通過歌伴舞《夢里水鄉》、歌曲《苗鄉民謠》、獨舞《水之華》等反映出漢族文化和苗族文化的交流碰撞和民族之間文化的包容兼緒。
在善感鄉農崗村,成員們走入居民中間,傾聽他們的交談,記錄他們的語音,收集到大量日常用語語料。在便民服務中心,實踐團隊員通過新穎有趣的游戲激發孩子們對語言文字的興趣,糾正孩子們的不標準發音。在靛水街道文武社區,實踐團成員結合各自具體專業開展繪鄉小課堂,為當地社區40余名小朋友上了生動有趣的體育課、繪畫課和音樂課。通過上述志愿工作,成員們以水潤萬物的精神扎根服務基層、助力鄉村振興。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onlinerecoverysuppo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