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娛樂

在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的長時段中把握歷史自信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07-19 08:14

原標題:在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的長時段中把握歷史自信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5月27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

歷史自信與文明歷史研究的關系值得深入探究。歷史猶如長河一般,“不變”與“變”反復切換,唯有在極為宏闊與長遠的時間視野與空間方位觀照下,才可以全面把握歷史自信的形成過程和理論特質。歷史自信只有置于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中華文明孕育與變遷、社會主義的誕生與演進、偉大復興的醞釀與前景的整體進程中,采取長線的考察視野與思維方式,我們才足以看清自信因何奠定,自信如何增強,自信為何重要。

歷史自信是厚重的,受惠于5000多年文明源泉的積淀與歷史遺產的默默滋養

毛澤東同志在1939年年底撰寫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對中華文明、中華民族有過非常經典的概括,稱“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殖在這塊廣大的土地之上”,在漫長歷史綿延中形成了統一的國家;同時“中國是一個由多數民族結合而成的擁有廣大人口的國家”,在不斷演進中孕育了博大的文明,“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隨著各族人民的持續交往交流交融,中華民族孕育而生,這“是一個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秀的歷史遺產的民族”。在這篇黨的重要文獻里,毛澤東同志創造性地提煉出國家、文明、民族三大要素。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留下的豐厚遺產,也是中國自身獨具的文明根性和巨大優勢,這無疑為歷史自信積累了無比厚重的資源。

歷史自信是開放的,得益于500多年社會主義活水的實踐支援和理論指引

對于人類理想社會的未來景象,早在先秦時期,中國思想家已用“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世界來描繪未來。

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作為時間繼起性的過程形式,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空間并存狀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取得成功,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茖W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并最終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這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因此我們將繼續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歷史自信是清醒的,肇因于180多年世界現代化洪流的沖擊刺激和深刻啟示

歷史的演進并非一帆風順,自信的獲取亦非水到渠成,它往往須經歷無數挑戰的淬煉與痛定思痛后的覺醒。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在中西“大分流”的歷史情境下,西方諸強挾兩次工業革命之優勢,先資本東進、繼西力東侵、再西學東漸,終致中國深陷艱險重重的危局之中。正如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啟超所言:“嗚呼!中國之弱,至今日而極矣!”它表現為“不知國家與天下之差別”“不知國家與朝廷之界限”和“不知國家與國民之關系”。既然現代化洪流是每一個身處近代變局中的國家都需要面對的最大課題,那么中國自當進行國家的現代轉型,是追摹先發型現代化國家的模式亦步亦趨,還是基于自身歷史遺產與科學理論而返本開新?彼時各種救國方案都以失敗而告終,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所暴露出的資本主義文明自身所隱含的根本性矛盾,早在1916年,李大釗同志就預言未來中國將鑄就“‘第三’之文明,乃靈肉一致之文明,理想之文明,向上之文明也”。從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的長時段來看,近代中國賡續與轉型的實現,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恢復了國家主權的獨立,維護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秉承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認同,絕非照搬歐洲中心主義下的民族國家路徑。這是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歷史自信亦在浴火重生中得而復失歷久彌堅。

歷史自信是強大的,源自于100余年中國共產黨奮斗大潮的卓越成就和寶貴經驗

一百余年前,我們黨剛剛誕生時,可能很少有人預想到能夠成就今天這樣的歷史偉業。我們黨領導人民,以百年奮斗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放眼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歷史,沒有哪一種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深刻地、歷史性地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程;回顧世界社會主義500多年發展史,沒有哪一個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如此勇于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總結近代以來180多年的中華民族復興進程,沒有哪一個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可以創建新中國,迎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也沒有辜負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致力于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天下為公,人間正道,歷史自信在崇高使命、堅毅前行中充分彰顯、底氣十足。

歷史自信又是激蕩的,昭示著未來新趕考之路的光明前程和壯麗圖景

借助長時段的考察與把握,歷史自信猶如滔滔長河一般,蜿蜒曲折,綿綿不息,終于在新時代積久而成洶涌澎湃、不可阻擋之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在于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放眼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蘊含其中的深沉底氣即歷史自信。以史為鑒,汲取智慧,進而堅定自信,我們一定能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王學斌  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博導,中國史教研室主任,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宋環

媒體矩陣


  • 中工網客戶端

  • 中工網微信號

  • 中工網微博號

  • 中工網抖音號

中工網客戶端

億萬職工的網上家園

馬上體驗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onlinerecoverysuppo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_Chinese 国产在线观看_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在线电影_国产在线成人手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