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汽車“新四化”加快推進 智能座艙賽道前景廣闊
日前,中科創達、美格智能等智能座艙軟硬件企業上半年業績相繼報喜。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智能座艙軟硬件產業鏈迎來需求爆發期。
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智能座艙新車市場滲透率預計將超過75%,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化解決方案、域控制器、芯片等智能座艙產業鏈供應商有望迎來發展良機。
上半年業績預喜
今年上半年,受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提振,智能座艙軟硬件上市公司迎來業績增長。
7月14日,智能座艙操作系統龍頭公司中科創達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88億元-4.16億元,同比增長40%-50%。中科創達此前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介紹,公司的座艙方案充分發揮高通SA8295在算力、圖形、圖像處理等方面的突出性能,打造包含數字儀表、中控娛樂、副駕娛樂、雙后座娛樂、流媒體后視鏡和抬頭顯示器的一芯多屏智能座艙域控。
不少智能座艙硬件設備制造商業績表現亮眼。無線通信模組上市公司美格智能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8300萬元-8700萬元,同比增長74.60%-83.01%。美格智能表示,公司無線通信模組及解決方案業務訂單充足,應用于新能源車智能座艙領域的5G智能模組、5G FWA產品交付大幅提升。
芯片設計龍頭兆易創新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5.2億元,同比增長約93.46%。兆易創新表示,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客戶結構,繼續提升工業、汽車等領域營收貢獻,實現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快速增長。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車規級Flash產品已被國內外多家知名汽車企業批量應用,可為車載輔助駕駛系統、車載通訊系統、車載信息及娛樂系統、電池管理系統、DVR、智能座艙、T-BOX等應用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
行業景氣度高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景氣度高。
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246.7萬輛,同比增長122.9%;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224.8萬輛,同比增長122.5%。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日前表示,預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車出貨量將達585萬輛,行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同時,智能座艙產業發展如火如荼。IHS Markit預計,到2025年中國智能座艙新車市場滲透率預計將超過75%;到2030年中國智能座艙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將從當前的23%上升到37%。
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座艙是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流媒體后視鏡、視覺感知系統、語音交互系統、智能座椅以及后排顯示屏等電子設備組成的一套完整系統,是對傳統座艙全方位升級。
在此背景下,配套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操作系統軟件、域控制器、芯片、車載顯示、座艙光學聲學、車用PCB等智能座艙全產業鏈供應商有望迎來發展良機。
據民生證券介紹,眾多車企大力推進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的軟硬件革新,以此構筑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通過融入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觸摸控制、手勢識別、虹膜識別等人機交互技術,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感。例如,理想L9配置智能傳感器+五屏智能座艙,將智能電動車的駕駛、視聽、娛樂體驗提升至全新高度。
“智能網聯汽車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綜合體,高精度地圖和定位、環境感知、規劃決策、車輛行動控制等都將通過軟件的方式來完成。”國盛證券分析師劉高暢表示,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背景下,車企不斷向軟件領域傾斜資源,軟件在智能汽車中的價值不斷提升。
根據億歐智庫預測,到2030年汽車中軟件的價值占比可達約30%。目前高端車輛軟件代碼已經達到1億行,遠多于PC和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
智能座艙廣闊的市場空間引來多方資本布局。
一方面,華為、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身影頻現,試圖在智能座艙軟硬件方面“大顯身手”。7月初,華為發布AITO問界M7智能汽車,其智能座艙搭載鴻蒙操作系統。而百度為合作伙伴提供智能座艙數字化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加碼布局。兆易創新日前表示,公司第一顆車規級MCU產品已問世,有望在今年三季度實現量產,主要應用于車身小節點電機控制、面板控制與通信、ADAS智能終端傳感、T-Box等領域。
智能座艙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德賽西威6月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的座艙域控制器業務量快速提升,第二代座艙域控制器已規?;慨a,第三代座艙產品獲得長城汽車、廣汽埃安、奇瑞汽車、理想汽車等多家主流車企的項目定點。另外,公司與高通達成戰略合作,基于第4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共同打造德賽西威第四代智能座艙系統。該系統支持領先的多屏聯動、音效處理和AR技術,融合多維交互模式,為用戶帶來沉浸式交互體驗。
國盛證券表示,由于汽車軟件對安全性要求極高,且底層操作系統開發具備較高復雜性,汽車廠商及一級供應商對獨立軟件供應商的依賴程度逐漸增加,具備軟件能力積累的廠商有望率先獲益。其中,德賽西威、中科創達、經緯恒潤等企業融合芯片生態,提前布局汽車智能化。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onlinerecoverysuppo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