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資訊】
原標題:徹底打通淮河入海水道,破解尾閭不暢的痛點是一代代水利人接續奮斗的目標(引題)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開工(主題)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蔣菡)7月30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開工建設。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實施這一工程,將擴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打通淮河流域泄洪通道、減輕淮河干流防洪除澇壓力,對保障淮河流域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支撐淮河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淮河發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區,原是一條獨流入海的河流,滋潤良田、澤被兩岸。然而,自12世紀黃河南遷、奪淮入海以來,淮河旱澇災害日趨頻繁,一度被稱為“中國最難治理的河流”。徹底打通淮河入海水道,破解尾閭不暢的痛點是一代代水利人接續奮斗的目標。
經過多年治理,淮河流域洪澇災害防御能力顯著增強。其中,通過建設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等項目,淮河下游的排洪能力由不足8000立方米每秒擴大到15270立方米每秒~18270立方米每秒,洪澤湖及下游防洪保護區達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
淮河下游洪水入江、入海能力得到鞏固提升的同時,洪水出路規模依然不夠,洪澤湖中低水位泄流能力偏小仍是淮河下游防洪面臨的主要瓶頸。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副司長喬建華介紹,由于淮河下游入海通道泄流能力不足,在利用洪澤湖周邊滯洪區滯洪的情況下,洪澤湖防洪標準才能達到100年一遇,尚達不到國家防洪標準規定的300年一遇的要求。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總投資438億元,被列入國務院今年重點推進的55項重大水利工程清單。據介紹,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實施后,可使洪澤湖防洪標準提高到300年一遇。工程建成后,將有力保障淮河流域2000多萬人口、3000多萬畝耕地防洪安全。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onlinerecoverysuppo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