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提前還款補償金沒那么糟糕
在上半年不少客戶選擇提前償還房貸的背景下,交通銀行將對提前還款收取1%補償金引發關注。
8月1日,交行官網發布公告,調整個人按揭類貸款(包括個人住房貸款、個人商業用房貸款、個人廠房貸款)和個人線上抵押貸(消費)提前還款補償金的收費標準,將以貸款合同約定為準,收取提前還款本金金額的1%作為補償金,各地分行具有補償金優惠減免權限,2022年11月1日起開始施行。也就是說,如果貸款客戶提前還款100萬元,將額外支付交行1萬元補償金。對比調整前的收費標準,補償金豁免情況更少,如刪除了“每年可免收補償金進行部分提前還款一次”條款,引起購房者不滿,銀行“躺著賺錢”的質疑聲越來越大。2日下午,交行刪除公告。
新規抬高了提前還款的成本,房貸客戶也擔心其他銀行紛紛效仿,但交行招致批評最主要的原因,概括起來是“吃相難看”。從“欠錢的是大爺”說起,在多數人的認知中,欠錢不還、拖拖拉拉遲還才應該被譴責,提前還款至少是中性的。銀行資金提前回籠,也好早做打算,再收補償金,就顯得貪心。
提前還款補償金,補償的是銀行的利息損失,對客戶而言,則是不按期還款的違約金。銀行收補償金合不合理,首先取決于是否符合合同約定,包括能不能提前還款、收不收費、按提前還款本金比例還是幾個月利息收費,等等。貸款合同一般由銀行提供,一般情況下客戶無法修改,這時候需要考慮條款有效性。也要看到,不收補償金的銀行仍是主流,即便是收補償金的銀行,分行也有優惠減免權限,客戶一開始想為免費提前還款留條后路,不是沒有選擇和商量的余地。此次的爭議說明,部分客戶不認同提前還款被“懲罰”,將其作為借款人權利看待,對提前還款補償金的接受度仍然不高。
客觀來看,補償金策略只是客戶、貸款銀行、其他銀行之間的博弈。
客戶選擇提前還款,是精打細算后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舉動。他們普遍認為“還了就是賺了”,提前還款成了一種新的理財方式。這是多地下調房貸利率、還款壓力大、缺乏投資標的等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北京等地出現“提前還貸潮”,有銀行提前還款還要排隊。補償金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客戶抉擇,其實也要看新理財方式的損失和收益情況。
人民銀行7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0.78萬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為近10年最低。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比上年末低1.6個百分點。收取補償金是貸款銀行規避風險的措施,當下更是鎖定個人房貸優質資產的手段。有的銀行貸款額度緊缺時,還曾采取過停止收取補償金的方式吸引老客戶提前還款、騰出額度。不同背景下的不同策略,也是一種權衡計算。最終,開拓客戶還是客戶流失,會給銀行提供調整思路。
既然是博弈,各自在規則范圍內防范風險、發揮本事就好。(維辰)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onlinerecoverysuppo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