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暑期檔冷或熱,都值得冷思考
近日,開心麻花科幻喜劇《獨行月球》沖入了暑假檔的下半程。這部電影很早就打算進軍暑期檔,但猶猶豫豫間,沒能在暑期檔初期公映,它是被各種不確定因素擋住了。之所以選擇在檔期下半程加入,估計是看到了市場空間還很大,需要一部超高票房的電影來填補。
此前的暑期檔,《外太空的莫扎特》的票房與口碑都不理想,口碑好的文藝片《隱入塵煙》排片上不去,想看的觀眾看不到,《人生大事》與《神探大戰》雖然占據了排片的前兩位,但與往年暑期檔相比,給人的感覺是,并未真正點燃這個檔期。
有一部票房很高、口碑也很好的電影,對于這個暑期檔來說很重要。行業需要它來提振士氣,電影院需要它提高人氣,觀眾需要它承載情緒。當然,片方也需要上述幾種因素助力,使作品有乘風之力,獲得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如果說在下半程加入暑期檔是個冒險,那么這個冒險對于《獨行月球》來說,是值得的。
這個暑期檔,有一種特殊的觀影情緒在彌漫,那就是大家都在等待一部具有狂歡特征的大片入市,但更多人又保持著一種平淡、冷靜的態度,不去過多地表達自己的關注。這樣的觀望情緒,也體現到《獨行月球》身上,該片在7月20日啟動預售后的2天時間里,只有1000萬元的票房,而2021年春節檔《唐人街探案3》預售開啟36小時即票房過億元。兩部同等量級的電影,在兩個同等重要的檔期,預售數字相差如此之大,其中應是發生了一些什么。
是觀眾不愿意進影院看電影了嗎?《人生大事》票房破15億元這個事實,顯然能夠證實觀眾還是非常愿意走進影院,來體驗大銀幕觀影的。要不然,這部冷門的殯葬題材作品,也不會沖破一些所謂的觀念忌諱,實現一個近乎可以用“驚喜”來形容的票房數字。只是,雖然觀眾“用腳投票”,卻不怎么愿意多說話了,和《你好,李煥英》《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不斷刷屏社交媒體的電影有所不同的是,《人生大事》的討論熱度和社會影響力要遜色許多。
電影,似乎開始有了遠離社交媒體中心與社會話題熱點的趨勢。而曾幾何時,中國電影市場的持續增長,被認為是電影的社交屬性所觸發或刺激。在線上,一部話題電影可以被持續討論多天;在線下,進電影院觀影成為一種社交需求與生活方式。與此同時,線上與線下的互動,也有了彼此激勵的效果。而現在,這樣的盛景,更多時候需要通過回憶才能復現。
在疫情的前兩年,電影仍然表現出強大的吸引力,人們所擔心的疫情改變觀眾觀影習慣,并沒有變成確鑿的現實。相反,在觀影需求集中爆發的前提下,創造了2020年國慶檔近40億元、2021年春節檔過80億元的票房數字,這些數字讓人相信看電影仍然是剛需,是不可被替代的生活方式。
但2022年春節檔觀影人次創5年來新低,整個檔期同比減少5000萬觀影人次,讓人對電影市場開始產生一些擔憂。順理成章地,正在進行中的這個暑期檔,承載了對這種擔憂情緒的紓解功能?,F在,不管《獨行月球》是否愿意,它也有了“救市”的責任,而觀眾已經對是否有影片“救市”不太關心。在“后疫情時代”,觀眾以更快的速度,選擇了“有好片就看,沒好片就散”的立場,這是大環境“教育”的結果,也是觀眾理性選擇的結果。
一個觀眾普遍理性的電影市場,已經制定出了“優勝劣汰”的鮮明規則,像以前那樣靠炒作概念、拼裝明星陣容的電影,應已難再獲得高票房了,而一些在宣傳方面比較低調、故事內容卻很扎實的電影,一樣能脫穎而出成為黑馬。這樣的狀況會鼓勵行業真正踏實下來,去制作優秀產品,以質量贏得觀眾。這樣的生產與消費邏輯一旦形成良性循環,相信會重新把電影帶入社交媒體與社會話題的中心地帶,國產電影也會很快恢復過去幾年發展的昂揚姿態。(韓浩月)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onlinerecoverysuppo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